第三期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支教教师系列报道(182)
------受援地区广西河池市凤山县支教教师吴雄刚报道
供稿:凤山县民族中学校长办
凤山县民族中学担负着培养全县少数民族初等教育的重任。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88名教职工,1000名学生和睦相处、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有效地探索和总结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成功的新路子。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严谨的校风、扎实的教风、浓厚的学风、良好的育人环境,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学校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治理单位,河池市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优秀学校。今年毕业考、中考再获丰收,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仍位居全县前列。211人参加中考,参考率69%,500分以上有106人,超额完成县教育局下达的指标任务(局下达81人),有173人考上凤山高中线以上,升学率为81.9,其中16人被河池市高中正取,创凤山县民族中学历史新高。
我们的做法主要是:在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侧重抓如下几个方面。
1、抓好入学教育。每年用三到五天时间对新生进行入学培训,由班主任组织他们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民职校学生管理条例》,让新生熟悉新的生活环境,明确做个合格中学生的目标和要求,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平时,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与家长接头家访,互通情报,统一思想,对症下药;期末,要求班主任以量化的形式,如实填写家庭报告书,交给政教处审核后方转家长,让家长如实了解子女在本校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对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下学期开学初要求家长带到校缴费注册,与班主任了解情况,跟政教处研究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以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期中,请校外法制副 校长到校上法制教育课,增强学生法制意识,请交警队的同志到校上交通安全教育课,以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运用办墙报,讲故事的形式,大造声势,宣传先进个人和事例,宣传教职工“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的生动事迹。给学生灌输“不甘人后,奋发自强”的思想;制定先进班级、先进班团干、进步班级、三好生评比条例和制度,给学生创造互相竞争的机制;建立健全团队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举行文艺节目比赛和各种体育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县教育局组织读书教育活动,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让勤学、守纪、文明、上进的风气得到弘扬。
2、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重视和加强民族生的教育管理,尊重民族生的人格,为各类学生提供教育机会,想为学生所想,急为学生所急,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力量办学,争取外援,帮助家庭经济因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为提高学生的巩固率和“普九”的完成率,控制辍学率和流失率。,一年来,学校领导到南宁、下广东,多方与有识之士联系,取得老板们同情和支持,资助5万元,解决了93位学生因生活困难面临失学的问题。
3、做好初三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坚持“及早抓、经常抓、重点抓、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方针,加强对毕业班的复习指导,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就召开初三科任教师会议,要求教师抓住大纲,教材重点难点,精讲多练,使学生顺利通过毕业考大关。在总复习阶段,要求同科目的教师协同配合,从大局出发,做到知识不保守,无论哪位教师出的题目或找到的资料,都要给毕业班的学生练。各教研组轮流,每周出一版墙报,提供各科复习资料,如语文组出版的考场作文精粹,编辑校园作文,全力为毕业班迎接中考尽心尽力;同时在教室、校园内设有中考倒计时,营造中考氛围,让学生个个有危机感和自信心,确保中考“三率”获大面积丰收。
4、根据毕业考成绩,选出尖子生,分槽喂养,以点带面,共同提高。尖子生除开和非尖子生进行正常的学习外,每天晚上还统一时间、统一地方、统一集中,让有经验的教师加以指导。通知尖子生家长到校开家长会,互通情况,力求家长全力配合。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今年中考中,我校考得高分全部是平时注意培养的尖子生,说明我们培养尖子生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5、学校经费虽然拮据,但教研经费没有削减,每学期下拨三千元专门作教研活动经费,因此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重视课程改革,强化校本培训,教研活动形式多样,有年轻教师汇报课、有普通教师探讨课、有教研组长示范课、有骨干教师公开课,有中青年教师的优质课比赛等。人人有机会上课、听课接受检验,获取别人之长,避己之短,把理论学习、集中研讨和听评结合起来,构成了操作性较强与具实效的教研三部曲。教师积极主动撰写教育论文,2005年有5篇获国家级奖,有8篇获自治区级奖,教师素质提高了,学生素质也相应提高。
在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向兄弟学校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民族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诚愿民族教育的春天在凤山县民族中学永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