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会通(右)正领着孩子们在教室前站队。(吴雄刚供图)
他本是一名村主任,但是当他看到村里的孩子因为没有老师而面临失学的状况时,便毅然辞去村主任的职务,挑起了代课教师的重担。
本报讯 (记者陈钰凤)“全校就他这么一名代课老师,每个月工资才100多元,但是他却坚持了5年。”远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支教的来自佛山的吴雄刚老师告诉记者,在广西贫困山区,活跃着一群代课教师。他们没有正式教师的身份,也没有享受正式教师较高待遇。“在山区,做一名教师是辛苦的,而要做好一个代课老师就更加辛苦了。”吴雄刚老师说。
代课教师工资仅够生活费
据吴老师介绍,在他多次下乡、下村实地考察中,除了破旧的校舍、意志坚强的学生无数次地触动了他,同行的敬业精神也让他佩服不已。“我曾经在一个教学点见到了一名代课教师,全校就他这么一个老师,所有的课都是他一个人上。他已经在那里5年了,如果没有其他老师愿意去,也许他会一直教下去了。”吴老师说。
据了解,在凤山县,一名正式教师一个月工资800元~1200元不等,但是一名代课老师却只有120元~150元/月的工资。“代课老师这点工资,最多刚够自己的生活费,家里面就很难照顾了。”在通常情况下,代课老师的事业必须得到家庭的鼎力支持,方能继续下去。代课老师任教的学校通常是正式教师不愿意去的那些偏僻贫穷的地方。于是,当地教育部门只好召集当地一些愿意献身教育事业的知识青年代课任教。
39个学生挤在石头教室里
被吴老师称道的那名代课老师叫王会通。“那里叫河池市凤山县金牙乡猛干村白竹教学点,我第一次去就被眼前的情形震住了。”那是什么样的学校呀?光秃秃的小石坡上,一间石头砌的房子矗立着,“要不是听到里面传来读书声,说什么我都不会相信这是间教室。”吴老师说。
吴老师向记者描述道,整间学校就只有这一间石头砌的教室,长约6米,宽约4米,高约2米,整间教室没有光管和风扇,仅一扇简陋的门和门侧两个勉强算窗的窗。在教室里,墙上只有一块凹凸不平的黑板和10多套残破不堪的凳子。39个孩子和王会通老师就整日挤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学习。
为了学童放弃村干部职务
王会通高中毕业后,就到本村做起了代课老师。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被选为村干部,当起了本村的村主任。在他当村主任期间,乡政府派了一名代课老师接替了王会通以前的工作。2000年,代课老师离职,全村30多个小孩陷入了无学可上的境地。
面对全村人的期望,有过任教经验的王会通推却不了身上的责任,毅然放弃了村干部职务,担当本村教学点的代课老师,而这一当就是五年。“这多么需要意志和气魄,他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教师。”吴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