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文事迹感动网友,福尔泽小学爱的故事讲不完
|
支教教师系列报道(2717)
广西新闻网记者 关海芳
每一张笑脸的背后都有爱的故事。记者 何学俏摄
感动,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您身边有感动的人或事,欢迎您拨打征集热线提供线索
“我做的事其实很普通,这些年很多爱心人士都关注这所学校,让我很感动。”2月9日,看到本报刊出其坚守山区教学的感人故事,南宁市隆安县陇何屯福尔泽小学老师黄秀文如是说。正是许多爱心人士的鼓励,让他更坚定地走下去。
是的,这是一所充满爱的学校。校舍,是热心的美国老人福尔泽先生捐建的;桌椅,是一些爱心企业捐助的;课外书,是各地爱心人士寄来的;还有,学校没有美术、音乐等专业老师,志愿者们就组织了一个支教团队,每两周进山给孩子们上一次课。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一些人士,无意中了解到这里师生们的故事后,也默默地以己之力,加入到了爱心资助之中。
4万元
纪录片感动大洋彼岸
美国老人捐建校舍
福尔泽小学的前身定坤小学陇何教学点设立于1980年9月,当时的校舍就是一个牛棚。2001年撤点并校,黄秀文老师主动辞掉定坤小学民办老师的工作,回到教学点教书后,校舍虽然得以改善,但依然相当简陋。
当年,电视台的一位周记者前往山村采访,看到了黄秀文老师和孩子们上课的情形,感动之余,拍摄了一期以乡村教师为题材的纪录片。节目播出后,经过南宁一些热心人士的牵线搭桥,远在美国的福尔泽老人深深被山区师生们的艰辛境况感动了,他决定从大洋彼岸捐来4万元人民币,帮助教学点建一座水泥房的校舍。
2003年3月,只有两间教室的新校舍正式建成,为纪念这位热心的美国老人,学校取名为福尔泽小学。该小学建成典礼当天,当时已83岁的福尔泽老人特意从美国赶来。到了丁当镇之后,在距离陇何屯约5公里的地方,就完全没有路了。
5公里,福尔泽花了近3个小时,几乎是爬着进了山屯,当时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成功了”!
20万元
美国老人再次捐资
村民包干到户自己修路
福尔泽小学建成典礼结束后,10多位村民用长椅抬着福尔泽出了山。沿路,细心的村民发现,老人在默默地流泪。出了5公里外的山路后,福尔泽问:“还需要我帮什么忙吗?”“能不能再出资把路修通了?”黄秀文老师乘机提议。
一周后的某晚凌晨2时,福尔泽先生终于来电给黄秀文他们答复:同意再捐20万元人民币,修通进入陇何屯和龙轰屯的道路!第二天一早,两个屯的村民开会商定由于20万元只够买材料等基本费用,请不起人工,两个屯的56户人就按人头包干分配修路。
2005年,陇何屯和龙轰屯7公里的路段终于修通!尽管只是3米宽的山间泥路,但部分孩子上学的道路平坦了,安全了。这条路,也为山里的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口,成为社会爱心人士连通福尔泽小学的重要通道。
30多人
学校缺美音体老师
志愿者组队定期支教
这些年,福尔泽小学的学生一直维持在50人左右,多时有70人,目前仅靠黄秀文和蓝仁智老师,师资显然是不够的。而黄秀文老师主教语文,蓝仁智老师教数学,没有美术、音乐、体育老师,更别谈英语老师了。
2008年,阳光助学联盟支教组组长“诸子”找到了当时在广西师范学院就读的两位学生,开始每两周去给山里的孩子上一次音乐和美术课。
之后,支教的队伍渐渐壮大,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无法继续支教的,另一些志愿者就接过接力棒。如今,支教的志愿者总数已达30多人。这些志愿者中,有五六位是硕士研究生,有的是大学老师,也有小学的专任老师等。
助学联盟的美术教研组组长王丹,在广西艺术学院读研究生二年级时成为支教志愿者之一。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王丹进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当了一名大学老师,她主动请求学校给她在每周一至周四排课,这样,周五她就可以进山,周六给孩子们上课。
1700多元
爱心人士捐款物
还进山看望师生
今年春节前,广西医科大学的廖芝玲博士就和其他两位爱心人士一起,自筹资金赶赴福尔泽小学慰问。廖芝玲是该大学的教授,去年暑假,她带一位厌学的中学生去福尔泽小学体验生活,因此得知了这所山区小学的故事。
“本来是想让学生去体验生活的,没想到自己被感动了。”廖芝玲说。因此,当阳光助学联盟的人向她提出自筹一点钱进山慰问的建议时,她很快就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开始行动。她的一位朋友得知后,二话不说,去商场买来50多顶毛线帽子,还给廖芝玲塞了100元,让她去买点过年的物品带进山里;还有的捐来了小学生穿的冬衣……短短几天时间,廖博士身边的朋友筹集了1700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不多的数目,却在2012年的新年,温暖了47位孩子和他们最可敬老师的心。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黄秀文老师的一本笔记本上,还有不少爱心人士和企业“赠人玫瑰”的记录:美国福尔泽老人,除了资助黄秀文一双儿女上大学的学费,还资助福尔泽小学黄照神等6位学生的学费;上海某公司,寄来1000册图书;一家爱心企业,捐助了所有的课桌椅;南宁邮政局团委,捐赠体育器材、文具等一批……
对福尔泽小学的师生们来说,更多爱的感动故事还在继续讲述……
20万元
美国老人再次捐资
村民包干到户自己修路
福尔泽小学建成典礼结束后,10多位村民用长椅抬着福尔泽出了山。沿路,细心的村民发现,老人在默默地流泪。出了5公里外的山路后,福尔泽问:“还需要我帮什么忙吗?”“能不能再出资把路修通了?”黄秀文老师乘机提议。
一周后的某晚凌晨2时,福尔泽先生终于来电给黄秀文他们答复:同意再捐20万元人民币,修通进入陇何屯和龙轰屯的道路!第二天一早,两个屯的村民开会商定由于20万元只够买材料等基本费用,请不起人工,两个屯的56户人就按人头包干分配修路。
2005年,陇何屯和龙轰屯7公里的路段终于修通!尽管只是3米宽的山间泥路,但部分孩子上学的道路平坦了,安全了。这条路,也为山里的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口,成为社会爱心人士连通福尔泽小学的重要通道。
30多人
学校缺美音体老师
志愿者组队定期支教
这些年,福尔泽小学的学生一直维持在50人左右,多时有70人,目前仅靠黄秀文和蓝仁智老师,师资显然是不够的。而黄秀文老师主教语文,蓝仁智老师教数学,没有美术、音乐、体育老师,更别谈英语老师了。
2008年,阳光助学联盟支教组组长“诸子”找到了当时在广西师范学院就读的两位学生,开始每两周去给山里的孩子上一次音乐和美术课。
之后,支教的队伍渐渐壮大,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无法继续支教的,另一些志愿者就接过接力棒。如今,支教的志愿者总数已达30多人。这些志愿者中,有五六位是硕士研究生,有的是大学老师,也有小学的专任老师等。
助学联盟的美术教研组组长王丹,在广西艺术学院读研究生二年级时成为支教志愿者之一。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王丹进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当了一名大学老师,她主动请求学校给她在每周一至周四排课,这样,周五她就可以进山,周六给孩子们上课。
1700多元
爱心人士捐款物
还进山看望师生
今年春节前,广西医科大学的廖芝玲博士就和其他两位爱心人士一起,自筹资金赶赴福尔泽小学慰问。廖芝玲是该大学的教授,去年暑假,她带一位厌学的中学生去福尔泽小学体验生活,因此得知了这所山区小学的故事。
“本来是想让学生去体验生活的,没想到自己被感动了。”廖芝玲说。因此,当阳光助学联盟的人向她提出自筹一点钱进山慰问的建议时,她很快就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开始行动。她的一位朋友得知后,二话不说,去商场买来50多顶毛线帽子,还给廖芝玲塞了100元,让她去买点过年的物品带进山里;还有的捐来了小学生穿的冬衣……短短几天时间,廖博士身边的朋友筹集了1700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不多的数目,却在2012年的新年,温暖了47位孩子和他们最可敬老师的心。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黄秀文老师的一本笔记本上,还有不少爱心人士和企业“赠人玫瑰”的记录:美国福尔泽老人,除了资助黄秀文一双儿女上大学的学费,还资助福尔泽小学黄照神等6位学生的学费;上海某公司,寄来1000册图书;一家爱心企业,捐助了所有的课桌椅;南宁邮政局团委,捐赠体育器材、文具等一批……
对福尔泽小学的师生们来说,更多爱的感动故事还在继续讲述……
作者:关海芳来源广西新闻网综合)
|
|
|
上一条新闻: 孩子盼老师谁来当志愿者? 下一条新闻: 盐城架构教育援疆立交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