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位年轻人的13年支教日记

教师系列报道(2739)

从1999年开始,每年夏末,一批来自上海的大学生都会前往西部地区乡村中学支教。

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宁夏“西海固”西吉县,烛光下,学生们在教室学习。

专题图片提供:复旦大学团委

专题制图:张泽红

  【日记目录】

  第一届 丁怡:大山的沉静拂去我心头的躁气

  第二届  冯艾:孩子们学会了洗澡、穿裙子

  第三届  罗文婷:微笑着说,你一定行

  第四届  侯宇静:和“最差工作环境”相伴的日子

  第五届  徐敏霞:吃苦的心得——捐助不是拿钱了事

  第六届  高天:痛恨自己为什么不是神

  第七届  李冬茵:他们给我半年最真的感情

  第八届  吕双:老团员嘱托——给那个女孩多点爱

  第九届  孟夏:支教的日子,放下那些所谓的抱负

  第十届  陈静:初春的一天,我给每个孩子洗脚

  第十一届  钱晨:孩子给我写纸条,没有愁苦哀叹

  第十二届  秦昀:我纠结该如何去“宠”

  第十三届  顾旻玮:当新鲜感褪去,开始惧怕留下遗憾

 

  他们的名字(1999-2012)

 

 

  早报记者 韩晓蓉 李伟 孙翔           

  

  有这么一群年轻人,在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宁夏“西海固”地区西吉县,用爱带给孩子们希望,13年的坚守,13年的接力,演绎着这一代人的激情。

  这是我们从复旦大学了解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从1999年开始,每年夏末,一批来自上海的大学生都会前往西部地区乡村中学支教。这个活动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组成部分,至今已经坚持了13年。作为参与该项目的16所高校之一,复旦大学在13年间已经累计有160名志愿者前往宁夏西吉县和贵州息烽县支教。

  我们之所以对这个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它似曾相识,却又引人无限唏嘘。相识,是因为我们对支教并不陌生。唏嘘,是因为它坚持了13年,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

  我们很想知道,这些来自上海、早已熟悉南京路淮海路繁华的大学生们,会在那片相对穷困和贫瘠的土地上,看到什么,又想到什么?这是一个和青春有关的故事。

  在这样一个日子,我们选取了13篇日记,记录下这些年轻人的脚步和他们的故事,也记录下这些年轻人的心路历程和志愿精神。

  13篇日记背后的青年们没有人觉得自己如雷锋一般高大,但是在当下这个时代,真挚与简单的付出,一样能打动人。

  因为支教,他们收获了很多,收获了爱情,收获了亲情,收获了尊重和满足。支教的那一年是那么难忘,足以铭刻心中一辈子,也许有人不理解,也许有人望而却步,但是幸福、开心和快乐只有他们能亲身体会。

  当2012年,我们再找到他们时,他们已生活在社会各处,我们身边。他们也在为买房买车操心发愁,也会为升职加薪忙忙碌碌,但“那一年”却成为每个人记忆深处最珍贵的时光。希望每个人都能有这样一段时光,也许就是我们刊登这组日记的最大心愿。

  薪火传承仍在继续,第十四批17名队员已经选出,将于今年8月到当地志愿服务。 

  让我们记住这些年轻人。他们离雷锋的年代很远,他们离雷锋的精神很近。

 

录入编辑:任凭

 

查看更多支教图片 发表您的意见

上一条新闻: 王京生赋诗赞美支教者
下一条新闻: 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教育局2012年招聘12名支教生公告
   
别墅开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