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支教女老师帮助新疆“沙漠孩子”圆寻海梦

教师系列报道(2799)

   

胡惊雨与新疆各族学生合影。

    胡惊雨到学生家家访。

    去年9月,宁波90后女孩胡惊雨在大学毕业八个月后辞去工作,只身来到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达浪坎乡支教,这里的极端干旱和缺水状况令她感叹,她笔记本电脑里家乡大海照片让这些生活库木塔格沙漠边缘的孩子对大海充满了无限渴望,孩子纯真坚毅的眼神也深深烙在胡惊雨的心里,于是胡惊雨在“追梦网”上发起了“沙漠孩子寻海梦”的倡议,希望通过网上筹款,在7月支教期满后能带一些孩子去看真正的大海。

    胡惊雨和新疆结缘要从2002年说起,当时,上中学的她看了一部名叫《微笑的螃蟹》的电影,讲的是宁波小姑娘金小娅和爸爸来新疆度假,与新疆孩子彼此由陌生到熟悉,最后成为朋的故事。正是这部电影给胡惊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淳朴善良的新疆孩子,风景迷人的新疆使胡惊雨有了来新疆的想法。

    2005年,胡惊雨到喀什塔什库尔干县看望父亲,她在那里结识了来自新西兰的支教老师司棣华。她答应司棣华老师未来自己也要以支教老师的身份到新疆,给这里的孩子讲一讲外面世界的精彩。

    7年后的2011年9月,胡惊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来到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达浪坎乡一中学支教。她是学校唯一的汉族老师,负责教初一、初二八个班的英语与汉语课。

    远离家乡,胡惊雨起初有些不太习惯。因为新疆人爱吃面食,而她喜欢吃米饭,不过很快她就习惯了。

    由于和学生们的年龄相差不大,不到一周胡惊雨就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孩子们还为她起了维吾尔族名字“古丽”,每到节假日,学校的老师还轮流请胡惊雨到家里做客。学生也把家里的葡萄干拿给她吃,胡惊雨住在学校办公室,有时学生也会把她拉去宿舍,和学生一起住在女生宿舍里。

    胡惊雨很快就适应了支教生活,她说:支教的每天都非常充实和开心,只是这种美好的日子过得太快。

    胡惊雨不是第一个到达浪坎一中支教的内地老师,学生们也知道胡老师最后是要离开这里的。初一四班学生迪力夏提·苏来曼说:胡老师上课的时候很好,对我们像妈妈一样,可是今年7月要回去自己的家乡,我们很舍不得。

    胡惊雨也舍不得这些学生,今年回家过年时,学生们以为胡老师走了就不回来了,就围在她身边,不让她走,直到胡惊雨答应他们,自己还会回来。

惊雨给学生指出宁波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

    在达浪坎乡支教的日子,让胡惊雨感受最深的除了当地人善良和淳朴外,就是水资源极度匮乏和人们对水的渴望。因为缺水,洗澡成为胡惊雨最头疼的问题。学校没有浴室,她只能自己接水在房间里擦洗一下,到达浪坎乡的头一年,胡惊雨只经历过一次下雨天。

    正因如此,当上个学期学生们在她电脑上看到她在海边拍的照片时,都不肯离去。这是哪里?怎么这么美?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水?学生们问的问题很单纯,却让胡惊雨不知该怎么回答。

    胡惊雨告诉记者:她的学生中大部分只去过吐鲁番,就一、两个学生最远去过乌鲁木齐,其他地方都没去过。

    胡惊雨用了十年的时间实现支教梦想,对这些生活在沙漠边缘孩子的大海之梦,她不忍心看到另一个十年。于是在教书之余,胡惊雨3月24日在“追梦网”上发起了“沙漠孩子寻海梦”的倡议,她希望在自己支教期满离开时,能带着这里的孩子坐上火车去宁波亲眼看一次大海,她还特意用手机录制了一段音频放在网上,希望得到爱心网友的支持。

    “满眼过去,我所能看到的只是沙土,沙漠和戈壁,学生们和我走的很近,我经常会跟他们看一些我的照片,远方的那座城市,那片大海,而在他们的眼中我总是能看到无限向往之情,虽然我只能待一年,但我是多么希望能够在这一年之中,带他们亲眼去看一次大海,实现他们一个小小的梦想,这是他们每一个人的梦想,而我多么希望能够等到那一刻。”

    根据胡惊雨预算,一个孩子从乌鲁木齐到浙江宁波的往返火车票、食宿费加上景点门票需要2500元。目前网上募捐非常顺利,截止4月6日,已募集到23740元。而通过宁波媒体报道此事后,当地一家餐饮企业和旅行社将免费承担孩子到宁波后的旅游和餐饮费用,这样算下来,已经可以圆18个沙漠孩子的巡海梦。

    达浪坎乡一中初一四班学生沙瓦尔·吾买尔对记者说:去年我们看到了老师电脑上大海的照片,她说那是她的家乡,从那时候开始,我的看海之梦更加强烈。我告诉自己,等以后考上内地学校,我就有机会去看大海。我爱我的家乡,这里有一望无垠的沙漠,但是我更想有一天能看到无边无际蓝色的大海。

 

 

查看更多支教图片 发表您的意见

上一条新闻: 天津2012“三支一扶”政策,在岗毕业生获补贴
下一条新闻: 他们的名字
   
别墅开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