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列报道(2806)
新华网昆明5月4日电(记者李萌、陈杰)“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我感觉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张莉娟说,“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强烈的认同感,为了孩子们,最终我选择留下。”
重庆“辣妹子”张莉娟今年31岁,这已经是她在云南的第十个年头。2003年,张莉娟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被称为“小凉山”的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
“以前在电视上看云南,感觉是个很美丽的地方。但到了以后,才发现有些不一样,当时坐车去宁蒗,翻了一座大山,还是一座大山,心里还真有些害怕。”张莉娟说,起初母亲十分舍不得,认为云南太艰苦,父亲倒是很支持,认为城市里的孩子有些娇生惯养,支教可以好好锻炼一下。
“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还有点紧张。”张莉娟说,“当地人皮肤都比较黑,学生们看到一个白白净净的女老师,都很好奇,全班70多个学生,个子有大有小,都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
从繁华的上海到云南偏远的大山,张莉娟有很多东西需要去适应。她说,是孩子和同事们的热情让她很快融入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首先面临的困难是语言交流。张莉娟发现,当地很多学生都是到小学三年级才用汉语授课,如果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很难理解。对此,她希望自己有所创新,做出了很多尝试。
“当时有一堂语文课是关于‘希望’的,当时就想着怎么启发孩子,让他们有更直观的感受。”张莉娟说,下班以后,她就去买了桔子,做了一个小桔灯,孩子们看着一闪一闪的灯光,说“希望就是暖暖的感觉”“希望是亮光,有亮光不害怕”……
做家访也是一个不小的困难。宁蒗县地处山区,村民居住很分散,而张莉娟那时还不会骑自行车,每次做家访要走上一整天,脚上磨出几个血泡,“后来有个学生把自己的自行车借给我,下课以后就到操场,在一旁帮我扶着,一圈圈教我骑自行车。”
张莉娟最早在永宁中学教语文和政治。那时学校里只有一栋两层的教学楼,老师住的都是土坯房。当时她和另一个上海女孩用木板把一间土坯房隔成两间,一间做宿舍,一间做厨房。晚上没有电视看,她们在宿舍批改完作业,就坐在操场边和学生们聊天。“我们一边数星星,一边聊天,孩子们什么话都跟我说,把我当亲姐姐一样。”张莉娟说,“我给他们讲很多外面的故事,讲重庆、上海,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真心希望孩子们能快点长大,走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
张莉娟教过的班里有个学生叫达瓦。有一天这个孩子写了一封信,说他自己不想读书了,要去外面打工。这封信很快在同学们之中传开了,张莉娟知道后找到达瓦家,但达瓦跑到村后的山上躲了起来,他父母也听不懂汉语,张莉娟只好找来村里几个学生充当翻译,做通家长工作以后,又去山上找达瓦,整整一个下午都没找到,最后家长答应达瓦回来后就送回学校后她才返回。
张莉娟随后几天没睡过一个好觉,直到达瓦和父母一块来到学校。达瓦说,很对不起,让老师和同学为他担心,他以后一定好好学习。“这件事情让我很感动。”张莉娟说,“自己的付出换来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我感到了自己的价值。”
正是这份努力,给这个普通的山村中学带了变化。在第一个学年的统考中,张莉娟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全县61个班级中排列第7名,获得当年宁蒗彝族自治县教育局奖励。在工作之余,她始终坚持学习,先后发表了省级两基专题《为凉山孩子撑起希望的蓝天》、文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文艺“道本体”论》等一系列文章。2009年,张莉娟被宁蒗县委、政府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张莉娟现在是宁蒗民族中学的副校长,曾经的小姑娘变得更加坚毅、沉稳。张莉娟说,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培养更多的山里的孩子,让他们和大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