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年当选伦敦奥运火炬手,贵州山区支教7年

教师系列报道(2821)

余恒菊工作的贵州省长顺县。照片由余恒菊本人提供
余恒菊工作的贵州省长顺县。照片由余恒菊本人提供

余恒菊工作的贵州省长顺县。照片由余恒菊本人提供
余恒菊的父母和前来贺喜的乡亲聊天。张鹏翔摄

  中新网邢台5月13日电(张鹏翔 冯向华)第30届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7月10日将在位于希腊西南部的古奥林匹亚运动场正式点燃。作为上一任奥运东道主中国,共有18人入选火炬手名单,既有李宁这样的知名人士,也有来自草根阶层的感动人物,其中河北支教教师余恒菊作为圣火传递者中的一员,脱颖而出走进了关注奥运盛事民众的视线。

  13日,中新网记者来到了余恒菊的家乡河北省任县东望村。刚走进这个农家小院,记者看到院子里站着许多前来贺喜的村民,余恒菊的父亲余增国面对热心的乡亲们不住地笑着点头,不停地说:“没啥,没啥,谢谢你们。”

  但站在旁边余恒菊的母亲,却偷偷抹着眼泪。她告诉记者:“一想到大儿子一个人在贵州山区支教,7年多来吃了那么多苦,俺这心里就难受,俺是成天惦记他。”

  据了解,2005年7月,大学毕业的余恒菊瞒着父母,背上行囊走进贵州麻山腹地,在黔南最偏僻的长顺县做了一名支教老师。当时,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在贵州支教期间,一直瞒着家人。每月仅600元收入的余恒菊,同时资助着一位贫困生,为了减少开支,他自己除了鞋必须买以外,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平日里他很少打电话回家,只有每年春节才回到河北看望年过古稀的奶奶和日显衰老的父母。

  2007年,余恒菊4年支教期满,面对外面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家人的盼归,他再次毅然选择了重回贵州山区,继续支教。

  “我舍不得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13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远在贵州省长顺县的余恒菊。他说:“在当地家长和孩子们的眼里,我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更是这里的脊梁。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2009年,余恒菊顺利通过考试,成为长顺县敦操乡民族学校的一名在编教师。谈到当选奥运火炬手一事,余恒菊称现在的心情很激动,每天给孩子们讲课、做游戏的同时,又增加了一项工作,就是整理心情,抓紧练习英语口语,准备开赴伦敦,代表祖国传递奥运圣火。

  说起哥哥余恒菊,妹妹余菊霞骄傲的告诉记者:“哥哥在外支教的事开始只有我知道,哥哥从小就是我和弟弟的榜样,我们都很崇拜他。去年过年,哥哥回家的时候带回了他申请奥运会火炬手的录像。我看了,既高兴又心疼,哥哥这么多年很不容易,但是我真的为有这样的哥哥自豪。”

  2011年8月5日,余恒菊通过网络向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主办方发出了自己在贵州山区支教的简历资料,并提交申请。“我觉得传递奥运圣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当时也没多想就报了名。参加海选的有上万人,只选十几名,说实话我根本没报希望。”

  令余恒菊喜出望外的是,两个月后活动主办方通知他到北京参加面试,这时他才知道自己已经从万人海选中幸运的进入了“30强”。面试结束,他回到自己任教的深山区,继续平静的生活。2012年3月,活动主办方正式通知余恒菊当选奥运火炬手,成为全国18位参与火炬传递的一员。

  “奥运是一种精神,让我们了解世界,了解奥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带一名山里孩子去传递奥运火炬,借助这次奥运圣火传递,让山区的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带回山区,为更多的孩子点亮梦想之光。”余恒菊说。

  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秉承简朴节俭的原则,火炬接力仅在希腊、英国和爱尔兰举行,人员规模缩减到8000人。作为上一任奥运东道主的中国,本次共有18人入选火炬手名单,包括17名中国人和1名美籍华人。

  7月10日左右,河北支教教师余恒菊将带着山区儿童的梦想,带着家乡父老的希冀奔赴英国,在英格兰南部小镇利明顿(Lymington)完成全世界瞩目的300米“光荣之路”。(完)
 

查看更多支教图片 发表您的意见

上一条新闻: 港城80后女教师将赴美“支教”
下一条新闻: 爱与希望托起“志愿者之城”
   
别墅开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