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支教教师系列报道(213)
------受援地区广西河池市都安县支教教师郑洪灵报道
都安县民族实验中学创办于1990年,其前身为“都安县壮文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5亩,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1800多人,学生中含有壮、瑶、苗水、回、汉、毛南、仫佬等多个少数民族,全校教职工113人。
都安县民族实验中学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觉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办学理念,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狠抓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办学以来,实中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了5000多名优秀人才,同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并多次获得都安中考文化总分状员,每年均有3名以上的考生进入县的前3名。今年中考实中再传捷报,潘登等三位同学中考文化分进入县前十名,42位同学文化总分600分以上,名列河池市同级学校之首,上重点高中线219人,有11位同学获学科满分。2005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实中有80多位学生获国家级奖,其中兰文庆同学全县最高分夺得全国一等奖;全国中学奥林匹克物理知识竞赛有69位同学获得国家级奖,其中潘登同学以全县最高分获全国一等奖。多年来,由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市中小学生常规管理优秀学校,多次被评为都安县教育教学选进学校,实验中学已成为都安县示范性初级中学。 为了学校的生存发展,实中人一贯坚持和发扬艰苦创业的作风,历年来,到处奔走呼号,寻求援助,自筹经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在国际扶轮社资助下,填平了学校废水塘,今年8月新落成教学楼和实验楼各一栋,办公楼和实验室得以从破旧的危房迁至新落成的实验楼,但相对而言,学校现有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远远不能满足近2000师生的需要,课室仍严重不足,每个教学班人数仍高达七、八十人,教学上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上,对于物化生这些建立在实验上的学科,新建的实验楼,使实验室从以往物化生共一室增至八个室,但仪量设备的严重不足至使理科教学只能停留于演示实验基础上,绝大部分能勉强开出的学生实验6人一组仍不足一个班的配备。由于经费的严重不足,作为在河池市小有名气的县重点中学,实中仍未能拥有美术室,音乐室,语音室,足球场等基础设施,校运会也仅有篮球一个项目,以上种种,都非常不利于开展素质教育,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实中贫困学生众多,贫困生只能靠减免学杂费和提供助学金才能坚持就读,学校因此每年需垫付大笔资金,加上学校背负的巨额债务,学校发展更是举步唯艰!随着都安县“普九”的逐步完成,实中将担负越来越艰巨的教育重任,学生数量将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也将逐步扩大,学校现有的设施将更加无法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