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岩揽胜(都安县)

第三期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支教教师系列报道(320

广东佛山驻广西都安县支教教师 郑洪灵 钱显根

"千山万弄一洞天,人杰地灵聚八仙。纵是民间千古说,石似仙姿孰不叹。虎啸龙吟凤饮泉,石琴石鼓奏乐章。瑶山因有神奇洞,四海宾客忘返乡。"这是一位游客观看了八仙岩以后留下的诗句,报上还发表了赞美文章。

    八仙岩位于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八仙公园东侧,距县城3公里,是该县八景之一,旅游的胜地。其景点全长约2公里,于1998年元旦正式开放,游客络绎不绝。

    八仙岩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大仙从高岭的岜潭望石海中吹一口仙气,便将石头变成一群山羊赶往红渡红水河边架桥,为人间造福。当他把石头山羊赶至兰堂村边时,碰上了一位寡妇,便问道:你见一群山羊到什么地方了?寡妇答道:我没有看见山羊,只见一堆石头。因此这些石头山羊就不走了,露原形变成一座大山。大仙为此而伤心地躲进此山的岩洞中继续修炼。此山此洞便由此而得名。无巧不成书,解放后60年代建红渡大桥时,当石匠根据传说就在岜仙山下取石料砌桥墩,以还大仙的宿愿,确保大桥长久平安。

    都安县属喀斯地貌,境内遍布溶洞。八仙岩是由许多溶洞组成的,岩洞相通相连,大的可容纳几百上千人,冬暖夏凉。由于长期被地表雨水渗透和自然风化,洞顶洞壁洞底尽是钟乳石和石笋,巨大的岩洞犹如艺术宫殿,令人赞叹不已。有的如下山的猛虎、出海的姣龙、博击的雄鹰、飞天的凤凰、跳龙门的鲤鱼;有的像卧着的大佛、站立的神仙、静坐念经和和尚、相恋的少男少女、巡山的老人、赶歌圩的情哥情妹;有的似瓜果春笋、含苞待放的花朵、宫廷的罗帐;有的像万里长城、千层梯田、奔腾的瀑布、顶天的银柱、定海的神针、迎风的玉树、沐雨的雪松……形象栩栩如生,十分壮观。还有的可以敲击成乐曲的石琴石鼓等等,令人赞叹不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八仙岩正因为它有民间传说中的神仙,以及现存洞中的石头神仙模样,才引起游人浮想联翩,无不赞叹此洞为人间胜景。离洞不远的地方,有一块约数米长的巨石酷似静卧的大仙,他瞪眼仰望苍天长叹,为民诉说天下不平事,形象逼真。在大石佛的后侧,有一片长约5、高约2的石壁上布满了各种花纹图案,如壮锦,似苗绣,还有各种动物和人的形象,人们称花山壁画。离洞口50多米处,便是神奇的龙王殿,一条巨大的苍龙盘卧洞底,其头部贴在石壁上,龙麟闪闪发光。传说这是龙王宴请八仙的地方,几只莲花座依稀可见。铁拐李忘记带走的拐杖仍留在龙宫边。更令人赞叹的是,八仙中的何仙姑,正骑鲤鱼漫游龙宫,悠悠神态,其乐无穷。于龙宫旁,有几块倒悬的钟乳石,人们称之石琴,可以弹奏乐曲,而且声音洪亮,旋律动听。在离龙宫不远的地方,有名传中外的歌仙刘三姐正与姐妹们在云绕霞飞的山上对歌,使八仙岩充满诗情画意。

    八仙岩真有看不尽的迷人景观:牛郎银河边会织女,情依依;孙大圣立在乱云飞渡的绝壁上,闪动金睛火眼,监视妖怪的动静,力保唐僧平安去西天取经;漫漫荒漠里,一只野骆驼正在迎着风暴艰难地行走。也许苍天有意,巨大的洞顶开了一个天窗,顿时阳光灿烂,洞壁所有的景象一一展现在游人的眼前:倒挂的蝙蝠,追逐的狼虎,熟透的瓜果,形象逼真,令人叫绝。穿过一处又一处石缝,便是一处名叫天河的地方,流水潺潺,穿过石壁岩层,向山外流去,在天河的中段,一根约数米长手臂粗的石笋拔地而起,人们称定海神针。人杰地灵,景物皆奇。在一处左右都有大溶洞的地方,人们称皇宫,里面有数根10高人抱不拢闪着银光的石柱,石帘石幔垂地,宫女站立左右。静听使唤;洞壁尽是折皱的石片,好像古书古画,身临其境,让人犹如走进古代皇宫。

    据导游者介绍,八仙岩尚有1公里长的景点未开发,其景观比现在看到的更美,盼智者尽快开发,点缀绵绣瑶山。

 

查看更多支教图片 发表您的意见

上一条新闻: 我国未来五年新增2180亿元用于农村教育
下一条新闻: 支教让我懂得了(南丹县)
   
别墅开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