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颈银涛(都安县)

第三期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支教教师系列报道(327

广东佛山驻广西都安县支教教师 郑洪灵 钱显根

从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乡红渡村漫步澄江河与红水河汇合之处,一幅气吞山河的雄奇画卷赫然映入眼帘。原野横锁一座峥嵘石山,状如巨龙卧波,险崖下天生一大溶洞,宽阔数丈,酷似苍龙张嘴引颈,狂吞澄江急流,其浩荡水流贯喉而进,汇入滔滔红水河,因而此地得名"龙颈"

    伫立山头远眺澄江,别有一番情趣。全长42公里的泱泱大江流经大兴、高岭、澄江、安阳等乡镇地域逶迤至龙颈河段时,河水被堤坝截腰拘囿,怡然不动,水面娴静如镜,两岸青翠竹林似是从碧水中长出的婀娜秀发,与碧绿澄清的河水融为一体,其倒映十分优美。目光逐渐由远及近,轰鸣声仿佛从那绿色世界深处訇然抵达你的耳际,惟见奔流不羁的河水连翻两道落差堤坝后,乘势直逼跨河大石峡。下临观赏,景致错落迷离。

    石峡陡伏河段,隐约可见嵌欹盘曲的嶙峋怪石,水流至此倏然突变,似有万马奔腾汹涌而来,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着咆哮着向河中巍然矗立的大岩石、一团团突兀怪石猛扑,激喷出无数冲天水柱,奏出轰天巨响,如万钧雷霆,震撼河谷,响彻回音。随即水雾升腾,宛如晴岚,千万簇雪白浪花怒潮奔涌,如几条暴怒白龙在翻腾恶斗,激起浪花炽白灿烂,光强耀目,使人眼花缭乱,心旌恍惚。置身此处,犹处于一个万马奔腾金鼓齐鸣的激烈战场,使人产生振奋雄豪的感情。此意境吸引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吟唱不绝,其中邑人韦精忠有诗云:"无限深潭气象雄,银涛汹涌震长空,层层巨浪排山吼,阵阵波澜倒海中,疑是雷神擂战鼓,宛如猛虎斗蛟龙,登崖试望滩头水,恰似身居万籁中。"真是一唱三叹,使人回味无穷。

    湍急河流经一番搏击激射之后,雪白的漩涡挟裹着一股股碧波银涛和残渣的白沫,喘息着向龙颈下岩流去。此下岩凉风习习,一股湿润气息扑面而来,抬头仰望龙口,甚觉形象逼真,其龙齿突兀排列,颚下光滑,无怪乎河水流到此处往往悚然龙颈气吞山河的气势流速缓慢战兢。细观江水,深绿畏人,微风乍起,细生鳞甲,光怪闪烁,令人惊骇!

    大自然赐予龙颈奇妙的通幽之美。虽龙颈洞内宽深,但不被黑暗吞噬,亮同白昼,此皆赖于龙颈山头洞开一巨大天窗,把光明馈送入洞中,在洞内可欣赏天上飞霞动,可听林间鸟语啁啾,其乐无穷。天窗四壁陡直如桶,底层形成状如倒挂的石笋、钟乳石等奇形怪状,蔚为奇观。而清亮明净的一泓丽潭,宛若一块凝结的绿色翡翠,镶嵌在溶岩碧水衔接之间,粼粼波光里倒映着曲折隐现的恐龙化石般的崖壁,龙脊骨印,愈使这瑰丽神奇的雄浑画卷显得妩媚迷人。此时阳光折射,反照辉映,山风贯洞,潭水灵动,使人犹置水晶龙宫之感,真是"微波沦涟水仙府,静影荡漾鲛人宫",饶有画意。

    徜徉于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流连于龙颈山头,采撷民间口碑流传,更觉兴趣盎然。传说 清康熙年间,安定土司潘如禄得授龙虎将军,晋京回衙,路过龙颈,嫌龙颈通流不畅,有碍风水,难出大官,乃饬村民凿宽龙颈,方始动工,不料风雨大作,雷电交加,人皆颠扑,因而中止,故今龙颈岩口留下几道凿痕。龙颈乡曾成为都安乡村土秀才与地官府抗争斗辩的话题。民国年间,安定弹压吴钟侃(外县人)为了显示自己威势和文才,召集一帮员生,以"龙颈"出上联征对,联曰:"龙颈下岩,四季常吞安定水",内涵暗讽都安人没有出头之日,永被吞噬埋没。各员生听了心中很不服气,有一姓叶员生文思敏捷,当即朗朗应对:"狮头折项,千秋独立翠屏山。"此联不仅对仗工整,且内涵针锋相对,自尊自强溢于言表。翠屏山亦是都安八景之一,联意明喻斯民永远不屈服于"弹压"吞噬。吴钟侃闻之暗自吃惊,遂不敢小觑穷乡僻壤的都安人。至今村民谈及,无不津津乐道。

    今日龙颈平添一胜景,龙口腮边巍然耸立起一座尚属广西凤毛麟角的圆形"封闭式水电站",如一颗玲珑玉雕的龙珠。在皎洁星空的夜晚,水电站熠熠光芒从数个窗孔闪烁并射,与月争相辉映,耀人眼目。此时清风送爽,衬以水雾升腾,水电站如同笼罩在一团淡红雾霭之中,祥云缭绕,恰似神龙戏明珠,蔚为奇观,其声,其色,其容,其意,自然朴实,使人陶醉不已!

    而此时,在这万籁俱寂的月夜,龙颈银涛轰鸣的巨响传得更加热烈,仿佛仙宫金钟鸣响,听起来十分浑厚,但又十分幽静,这原汁原味的万籁安静中的彻夜美妙音乐,是大自然的宝贵馈赠。龙颈在悄悄提醒忙碌的人们,月夜听涛声确是一种人生享受的天籁之乐!

 

查看更多支教图片 发表您的意见

上一条新闻: 节约从现在开始(佛山十四中邓洁明)
下一条新闻: 走出大山的孩子(南丹县)
   
别墅开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