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孤岛”修出雪域天路

来源: 珠江时报

第三期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支教教师系列报道(920

昨日,市领导亲切接见“援藏干部的模范”许晓珠,林元和称他是“佛山人的骄傲”
 许晓珠作了题为“情系墨脱,奉献高原”的演讲报告,引起1000余名党员干部共鸣

    核心提示:昨天下午,市委书记林元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云贤,市委副书记吴志强等市领导亲切接见了“援藏干部的模范”、“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许晓珠。
    下午3时,许晓珠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市委大礼堂召开,市委副书记吴志强主持了报告会,市委书记林元和在接见时说,许晓珠同志是佛山培养出来的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他在援藏期间不畏艰难险阻,做出了大量的实事好事,这是佛山的骄傲,是全市党员、干部的好榜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云贤一直心挂许晓珠的援藏工作,他询问了墨脱县公路的修建进展情况,并叮嘱他“如果在工作中有突出困难,一定要提出来”。市领导甄灿球、刘海、杨晓光、叶志容、杨建华、梁毅民、刘谦强、冯德良、周天明、邓威楹等出席了报告会,来自全市五区1000多名副处级以上干部、佛山军分区团职以上干部参加了报告会。在报告会上,市委常委叶志容宣读了《中共佛山市委关于开展向许晓珠同志学习的决定》,市委书记林元和号召全市掀起向许晓珠同志学习的热潮。
    西藏墨脱的艰苦条件和许晓珠不畏艰险坚持为民办实事的感人事迹,引起了会场1000余名党员干部的共鸣和反响,本报特对许晓珠的报告进行了解读———





  西藏墨脱的艰苦条件和许晓珠不畏艰险坚持为民办实事的感人事迹,引起了会场1000余名党员干部的共鸣和反响。本报记者谢志彪 摄

感悟墨脱·雪山

进出墨脱 需翻越雪山


    大家常说,出国容易进藏难;在西藏的人却说,登珠峰容易到墨脱难。 
    ———摘自许晓珠报告

    进出墨脱的路,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生死墨脱路”,墨脱路上有四怕:一怕雪崩、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二怕密密麻麻的蚂蟥和形形色色的蚊虫叮咬以及毒蛇、猛兽的威胁;三怕穿越遮天蔽日、阴森恐怖的原始森林;四怕天气炎热使人中暑。
    进出墨脱的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米林县的派乡徒步翻越海拔4700多米的多雄拉山口,这条路是当年我国对印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开凿出来的,几十年没有修整过,目前每年只有6~10月份可供行人和骡马出进;另一条路就是自西藏自治区和平解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几代交通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付出了不知多少修路人生命的代价,却又一直未能修通的“扎墨公路”,这条路和派墨线一样也需要翻越海拔4300多米的嘎隆拉雪山。

感悟墨脱·蚂蟥

蚂蟥咬了 用烟头消毒

    树叶上、草丛中密密麻麻的布满了蚂蟥,筷子那么长的草上随便可以找出七八条。尽管我们裹得严严实实的,但还是难逃蚂蟥的叮咬,而且仅有牙签那么小的蚂蟥吸饱血后,整个躯体足有拇指头那么粗。
    ———摘自许晓珠报告

    尽管曾在部队锻炼过,但第一次进墨脱遭遇的艰难,还是让许晓珠至今仍刻骨铭心。
    许晓珠和广东、福建两省另外3位援藏干部一起,穿着迷彩服、胶鞋,打着绑腿,带着雨伞、电筒,装上防蚂蟥的盐巴等,将随行的衣服和所有的物品用塑料袋层层包裹,全副武装后和县里来接应的同志,每人带一个背夫一起出发了。
    一路上,许晓珠等人尽管裹得严严实实,但还是遭到蚂蟥的叮咬。当地老百姓为了防止毒液的扩散,就用烟头烫着伤口算是消炎,许晓珠亲眼见到许多背夫身上到处是疤痕。
    墨脱气候变化无常,他们第一次进墨脱县时,130多公里的山路徒步走了整整五天,全程只能靠方便面加馒头充饥。几天下来,许晓珠两条腿都走肿了,脚底板磨烂了,“脚趾甲也磨掉了两个,衣服袜子都脱不下来,疼得无法入睡。”

感悟墨脱·背夫

比当地人 根本不算苦

    背运货物挣钱养家糊口是墨脱百姓主要的经济来源。在墨脱,家里没有人能当背夫,就没有现金收入。我接触过的背夫当中,最小的才八九岁,最大的已有六十多岁了。
    ———摘自许晓珠报告

    由于大雪封山,墨脱每年只有三四个月时间可以出到山外,每年的7月到10月为开山季节。在这个时候,全县五六千吨的生活物资和建筑材料以及边防部队的部分供给物资等,都集中在这几个月由当地老百姓靠人背马驮转运到县里,再由县里转运到各乡镇和部队的边防站点。
    2005年11月,许晓珠下基层调研,旁辛乡宗荣村村长为了能当上背夫,找到同我一起下乡的当地干部说情,希望许晓珠能直接点名让他帮着背运行李。我们路过他家,在他家吃饭时,他杀了家中下蛋给小孩做营养的三只母鸡中的一只。在交谈中,我了解到他家6口人,年收入还不到500元。12岁的大女儿穿着破旧的军上衣,一直蹲在地上,当我让她站起来一起吃饭时,才发现她光着脚,连裤子都没得穿。
    每想到这些,许晓珠的心情就难以平静:“进墨脱再苦也比不上这里百姓生活的苦,不为墨脱做点实事,真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感悟墨脱·干部

没有手表 一夜不成眠

    由于乡里没有一个手表或闹钟,怕耽误了赶路的时间,几个人就围坐在火炉边,一夜没睡,等着叫我们起床。
    ———摘自许晓珠报告

    在墨脱工作的干部一辈子都很少走出大山,由于常年在县里工作,地广人稀,与外界接触少,全县230多名公务员中,居然有30多个男性大龄青年找不到对象。
    许晓珠在甘登乡考察时,看到这里群众生活的艰辛,便将身上带的4万多块钱现金全部捐了出来。返回墨脱县的那天,由于早上六点多钟天还没亮,乡里派了几个干部打着手电筒送他。
    天亮后,许晓珠叫这几个干部回去,其中一个小伙子说:“我们可以回去好好睡一觉,昨晚一夜都没睡过。”许晓珠连问是怎么回事,小伙子要护送许书记返县,但乡里却没有一个手表或闹钟,“怕耽误了许书记的赶路时间,几个人就围坐在火炉边,一夜没睡。”许晓珠的眼泪忍不住又掉了下来……

奉献墨脱·修路

崇山峻岭间实地勘测

    网友评价说,墨脱是世界上徒步旅游最好的线路。如此好的自然优势却因为公路不通,导致墨脱的百姓捧着金碗讨饭吃。
    ———摘自许晓珠报告

    许晓珠多次进出墨脱,亲身经历了路途的艰辛,目睹了当地群众的疾苦,听到群众盼望通公路、渴望走出大山的声音时,许晓珠认识到,导致墨脱贫穷落后的根源就是没有公路,他“以修路为突破口”的建议得到了林芝地委行署的同意。
    2004年11月,许晓珠向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建议,墨脱公路的建设可以借鉴“海南模式”修建,即在县外公路国家未立项之前,先修县乡公路;国家立项后,再修县外公路,最终实现内外对接。向巴平措主席听后,当即表示可以考虑。
    为了获取墨脱公路建设的第一手资料,两年多来,许晓珠带领县交通局的同志和相关技术人员,多次前往墨脱境内的崇山峻岭间进行实地考察、勘测。饿了啃几块干粮,渴了就饮几口雪山水,累了就躺在岩石下打盹儿。
    “有一次在途中,由于饮食不卫生,引起肠胃不适拉肚子,几天下来我腿软得抬都抬不起来,但还得靠两条腿来走路坚持工作”,由于管辖面积大,通信不方便等原因,要了解基层情况必须到实地去,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许晓珠两年多来徒步行程近5000公里,来来回回在这条“生死墨脱路”上跑了14次。



■两根木头就构成了墨脱的一座桥。

奉献墨脱·教育

敬业的老师让人感动

    在第一次徒步进墨脱的路上,我看到一名九岁的小孩背着约有20多斤重的物资蹒跚地行走着,原来他是为了在假期中挣点学杂费。看着孩子艰难的走在山路上那瘦小的身影,想想我们的孩子,我的眼睛湿润了!
    ———摘自许晓珠报告

    在墨脱,许晓珠在为交通奔波的同时,也在为墨脱的教育、墨脱孩子们的明天而担忧。
    许晓珠在墨脱背崩乡调研时,看到阴暗潮湿的教室、坑坑洼洼的黑板和残缺的桌椅时,他的心再一次充满惆怅。他问老师:“在这里条件如此艰苦,你大学毕业,是什么力量让你留在这里?”老师说:“是孩子们的渴望。当我一次次看到孩子们那渴望读书,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眼神时,我的脚就走不动了!”许晓珠为老师的这种敬业、奉献精神所感动,老师的这种精神也再一次坚定了我为墨脱教育办点实事的决心。
    为了让外界了解墨脱教育的困难,他多次到地委、地区教育局、自治区教育厅汇报;还利用在回广东探亲的时间,把墨脱县教育情况写成文字材料、编制成图片、阅读资料,向佛山的领导汇报、向同事朋友们介绍。
    两年多来,他共争取到国家、地方等对墨脱教育的投入2500多万元: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发动全区中小学生一次性为墨脱教育捐款23.5万元;深圳市将墨脱教育列入优先帮扶对象,于2006年年初拿出120万元,为墨脱县中心小学修建了第一座教学楼;同时,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结对帮扶墨脱县的贫困学生,目前已落实了140多名学生,解决了部分墨脱贫困学生读书难的问题。

奉献墨脱·医疗

行政命令送病人治疗

    一个12岁的小姑娘次登群措患了感冒,持续高烧达40度,县医院能用的药都用过了,就是不见好转。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可能不行了……”
    ———摘自许晓珠报告

    同样是由于不通公路,墨脱县的医疗条件非常落后,缺医少药比较严重。技术好的医生不愿意留在墨脱工作,县里连简单的阑尾手术都没把握做好。遇到危重病人,尽管大雪封山,也只能是冒着生命危险,请民工们将病人抬到县外去救治。
    2004年12月,许晓珠看到当地一个12岁的小姑娘次登群措患了感冒,住院十几天后丝毫不见好转,持续高烧达40度,县医院能用的药都用过了,就是不见好转。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可能不行了……” 病床前,一家三口抱头痛哭。
    许晓珠得知情况后,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让政府动用行政命令,找来了4个民工,经过三天三夜的日夜兼程,终于把孩子送到了山外的医院,使这个12岁的孩子最终得救。



■驮运物资的马匹累倒在墨脱的山路上。

新闻链接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与印度相邻。边境线全长260多公里,境内主要居住着门巴族、珞巴族、藏族等六个少数民族。全县下辖8个乡(镇),58个行政村,总人口9977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多变、勘测困难等原因,墨脱县至今仍然是我国境内唯一不通公路、不通邮政的边境县。
    许晓珠在墨脱甘登乡调研时了解到,甘登乡有57户人家,共348人,其中就有17户是五保户。全乡年总收入不足3万元,农牧民人均现金纯收入还不到100元,农牧民的主要粮食是玉米、青稞以及救济粮。乡里水源充足,但是没有发电设备、没有电,除了用太阳能发电保障学生用电外,乡政府机关和老百姓晚上只能用蜡烛或者靠星星月亮来照明。

 

查看更多支教图片 发表您的意见

上一条新闻: 三年援藏路,一生墨脱情
下一条新闻: 10万私房钱慷慨捐墨脱
   
别墅开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