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瑶寨(来自南丹县的报道)

 第三期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支教教师系列报道(三十六)

The 3rd part of the story about teachers from Guangdong aid to Guangxi   (36)

Translated by Amy huo

作者:广东南海支教队员李职贵报道

    有人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此话不假,也有人说:穷在眼前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此说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今日一见,却令我观念全改。

那是20051029日中午南丹县支教办副主任、东莞石龙镇支教队长王敬波的四位朋友驱车一千多公里风尘仆仆来到南丹,一方面为了探望好友,另一方面对贫困学生略表爱心。

下午200我们支教队成员八人、东莞朋友四人、里湖中学老师一人分坐两辆小车从南丹出发,前往里湖小学。

一路上,两辆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忽高忽低地行进,坑坑洼洼的公路两旁耸立的高山展现在眼前,坡上收获后留下的玉米枯秆在寒风中颤栗,汽车盘山而上又盘山而下,可谓惊心动魄,公路两旁怪石嶙峋,让我们真正见识了所谓“杯子田”、“巴掌田”、“斗笠田”,也见证了石头缝里种玉米的事实。一路上临时导游小莫老师为我们介绍了里湖的情况,讲了许多趣事,让我们忘却了先前的害怕及劳累。小老师说:里湖居住的大多是白裤瑶,这里的学生非常穷,全部家当加起来可能不够一百元,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每天的伙食不足一元,白米饭里只有几粒黄豆、些许辣椒、或者是调好的油盐。

下午300我们一行终于到达里湖,里湖小学最漂亮的是由东莞桥头镇资助建的教学楼,由于是周六,学生放假,校园里只有校长和八个学生接待我们,我们先参观了美术室,再参观了学生饭堂,详细听取了校长的介绍,之后,在升旗台前,四位广东朋友将价值6000多元的学习用具赠送给了里湖小学,另外,广东朋友袁旭祥、王柱洪还与两位瑶族女生结成“一帮一”对子,每人给她们二百元生活费。

34 0我们在小莫她们老师的指引下参观了瑶寨博物馆,里湖文化站站长为我们作了祥细讲解,重点介绍了白裤瑶的风土人情,并且亲自为我们表演了瑶族铜鼓。

500我们前往白裤瑶大寨——怀里,参观了怀里小学,走访了白裤瑶村寨,见识了什么是“水柜”——用来储蓄天雨供村民饮用的水池,明白了什么叫“人畜混居”,什么叫“原始”, “落后”,同时也真正体会到了“淳朴”、“热情”的含义。

一路上,瑶寨村民见到我们都点头表示欢迎,小孩们更是欢呼雀跃,虽是寒冬,道路泥泞,鸡屎、猪屎、牛屎满地,且语言不通,但我们仍感热情扑面,春意盎然。

晚上900我们又驱车前往南丹第二高中,得知一位有美术专长的男同学成绩非常好,很有希望考上国家重点美院,但家庭十分困难,广东朋友袁旭祥又拿出500元给予资助,并嘱咐他好好读书,争取以优秀的成绩报答老师。

走出二高美术室,一阵寒风拂过,但我们的心却是暖暖的,二高美术老师紧紧地握住广东朋友的手,声声感谢。

正是“一人有难,百方支援”,“雪中送炭,功德无量”啊!

 

查看更多支教图片 发表您的意见

上一条新闻: 瑶山的文明之路长漫漫(南丹县的报道)
下一条新闻: 凤山县的学生完成高中学业所需费用
   
别墅开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