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支教教师系列报道(144)
作者: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支教教师韦远飞
今天下午五点半左右,几位本地老师带着我和另一名支教队员李老师到一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我们带了三只手电筒、还带了一些水和馒头走上了家访之路。我们坐着破旧的吉普车,经过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颠簸,天色已慢慢地黑下来了,覃主任把车停下来,我们还以为快到了,哪知下车后,覃主任说还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目的地,我们打着手电筒,小心奕奕地走在石头满地、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一边是望不到顶峭壁另一边却是几百米的悬崖,纵使是我这个山里长大的孩子也感到有点害怕。
听到了阵阵的狗叫声,我们终于到了两座高山夹着的瑶山小寨,尽管吹着凉凉的山风,此时我们的衣服也已经湿透了。我们高一脚低一脚地经过了一段坑坑洼洼之后,找到了学生的家,向家长说明了来意。家长们连忙四处搜寻着仅有的几张破旧的小凳请我们坐下,他们有些人却只能站着了。
我们要找的对象-----失学的学生,却不见了,家里几个人同时出去寻找却是找不到。原来她听到狗叫声、看到电筒的亮光,猜到是老师来找她,因为无法面对关心她的老师,所以躲起来了。
经过多方了解,才知道她曾经跟村里人说过,尽管她很想读书,但每个星期回一趟学校要走三四个小时的路,每个月还要背上二十多斤米等,本来瘦弱的身躯实在是受不了啦。而且家里也确实是贫困,一家人吃的菜是“野菌汤”,一点油都没有。
可怜的孩子啊,你想多学一点知识怎么就那么艰难啊?
没有一点油的“野菌汤”、破旧不堪的主卧室、风雨无阻的“闺房”,这些都是我无法想象的,山里的穷孩子读书难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