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列报道(2783)
2010年,江苏大学诞生了一支完全由学生组织的公益支教队伍——“大眼睛”公益团队。2年多来,从制定支教项目、筹备资金到山区调研,凭着一腔热血,这群大学生在贫瘠的山区里有了自己的根据地。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他们要扎根一个地方,改变一个地方,让那块贫瘠的土地开满鲜花。7月中旬,他们将再次启程,第3次走进皖西边陲的金寨县,用他们的大眼睛,将外面的美好世界复制到山里孩子的眼睛里。
为了远方的孩子,他们聚到一起
“虽然创始人已经毕业离开了学校,但团队的核心理念,我们是届届传承的。”正在读大三的江大教师教育学院学生严明皓是“大眼睛”公益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除他之外,队伍里还有6名核心成员,大家共同负责队伍中的大小事宜。目前,整支队伍共由55名学生组成,大家每年都会进行换届选举,更换负责人。他们的信念是:远方,一群孩子与我有关。
记者了解到,队伍之所以起名为“大眼睛”公益团队,源于那张著名的希望工程宣传照——“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照片。苏明娟通过社会帮助成功走出了大山,可在贫瘠的大山里,还有无数双“大眼睛”渴望书本、知识的滋养。严明皓说,正是为了这一双双“大眼睛”,他们才鼓足勇气创立了团队,为远方的孩子送上关爱。“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支教梦,但要想去支教必须经历严格的选拔。”他说,爱心、身体素质、创意思维都是作为一名支教老师的重要条件。
扎根一个地方,改变一个地方
目前,“大眼睛”公益团队的定点支教单位是安徽金寨县的两所光彩小学。2010年和2011年的暑假,他们分别组织了17人和20人的支教团队。今年暑假,又将有29名成员一同前往那座熟悉的大山。严明皓说,选择金寨县作为支教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地经济发展有条不紊,已有爱心人士建立了学校,但孩子“留守”现象严重,家庭普遍不注重孩子的学习。二是江大校园内有来自当地的学生,为团队的考察和接洽提供了很多便利。
事实上,面对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的支教团队,社会已经开始发出疑问:大学生短期的支教行为到底能给孩子们带去什么?面对这个有些尖锐的问题,“大眼睛”公益团队宠辱不惊。严明皓说,他们主要教学的课程是语文、数学、外语、绘画、音乐、科学等。其中,语数外是校长明确要求的。
“我们希望能给孩子带去一些不一样的课程,让他们能看到山外面的世界。单从学业上来说,支教的作用也许没想象中大,但我们能给当地人带去不一样的思想,让孩子们知道更多的东西。”严明皓坚定地说,“大眼睛”公益会扎根在金寨县,然后去慢慢影响它,改变它。
曾经“被支教”,现在即将去支教
严明皓说,金寨县的孩子和同龄孩子一样调皮可爱,但不像城里孩子需要补课、上兴趣班,同时,也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女孩子在18岁左右就会出嫁,“山上早晚气候变化大,有的孩子体质特别差,流鼻血流得满身都是,让人看了非常心疼。”大一新生窦智麟是“大眼睛”公益的新成员,他将在今年7月中旬踏上自己的首次支教路。虽还未成行,但谈及支教,他却比任何人都有发言权。因为,他曾是一名被支教的学生。
“我是从西北过来的,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幸运的是,父母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一直很重视我的学习。我希望能用自己作为例子,让那些山里的家庭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窦智麟说,第一次在家乡看到支教的大学生老师时,觉得他们都很帅,懂的也很多,所以特别希望长大后能像他们一样。“支教”的种子正是在那时落在了窦智麟的心里。
窦智麟说,有的团队成员在毕业后成为了全职公益人,直接用行动为后届的“接棒人”立起标杆。他和严明皓两人开玩笑地说:“团队中有各色各样的人,以后肯定有人会发达,一旦发达了,他肯定也不会忘了那些孩子。”严明皓表示,7月中旬,“大眼睛”公益团队支教队伍将第三次前往金寨县,如果有爱心人士愿意为山里的孩子捐赠一些书本、纸笔等教具或是羽毛球、足球等运动器材(学校在半山腰,无法打篮球),他们愿意将满满的爱心带到孩子们身边。(记者 王露)
|